龙王庙又名龙王尖。
龙王尖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道珍珠岭,海拔385.6米,为大别山余脉。主峰顶巅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龙王庙被山火烧成灰烬。之后几度毁建,今已不存。原址现存一城堡遗址,断墙残埂,为龙王尖石寨遗址,现为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85.6米
主峰龙王尖海拔385.6米,主峰顶巅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建于明宣德二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山北坡突发大火,古庙被毁,仅留下现存的一堆山石。
传说4000多年前,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吞噬过往船只,所有船家均视这一带被为鬼门关,经过此地时都要摆香案叩头,并向江中扔鸡鸭猪羊等牺牲品,以求平安。
到大禹治水时,白果老仙被派去降龙,经过108回合大战,终将孽龙捉住,并将一颗四方金印压在孽龙身上,使其永睡不醒。
为了永记大禹功德,武汉先民在汉口江边修建了一座庙,并在庙的神龛上供禹王,神龛下供龙王,后人即称此庙为龙王庙。龙王庙一直香火鼎盛至清代。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据说,成语“大水淹了龙王庙”即源于此。
汉口龙王庙位于汉口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左岸,设立于9米高的观江平台之巅,瞰汉水、长江交汇之胜景,是将原江汉公园扩容并更名为龙王庙公园。
龙王庙自古就是汉口防洪的关键,因市民在这一带修庙祭神祈福而得名。
龙王庙公园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其主体景观为高6.8米,分上下两层的观江平台,是武汉市唯一的滨江公园。
龙王庙建在占地7000平方米三级观江平台的第三级观江平台上,殿高6米,仿唐代建筑风格,面积比1930年拆掉的旧龙王庙大十几倍,由重建苏州寒山寺的班底打造,第一级观江平台下,则建大型地下车库。 龙王庙公园内有一块镌刻着汉口源点来历的石碑,“龙王庙是汉水入江之口,乃武汉之地标,汉口之源点,汉正街之大门。”“汉口者,汉水入江之口也。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