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爱心卡是专门为残疾人免费乘坐部分公交而制作的一种爱心卡(IC卡)。
残疾人使用公交卡记名、挂失,仅限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转让他人,严禁交易。申请办理残疾人公交卡,由用户(残疾人)至所属区或村的残联预约办卡。
办卡时需带残疾人1寸免冠同底(同底:一样的底片)彩照2张(背面写上本人姓名),身份证、残疾人证复印件;由各区残联统一收集整理后与公交公司衔接,公交公司每季度末安排人到各区残联集中办理。制卡周期为30天(初次办卡统一安排)。
在现在这个手机支付已经普及的社会,虽然楚天君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一些很柜台、窗口,依然坚持收现金,可比如像医院这样你去了不得不遵守规定的地方,买病例、挂号非要掏现金,并且是零钱的做法,大家也不得不照做。(当然,有些线上挂号线上支付,去了直接取号的做法,可以说相当方便了)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武汉市民严爹爹带孙子到武汉儿童医院看病,到了医院才发现只有手机,没有现金,没法儿买病历本,挂号。情急之下工作人员竟然主动借给了严爹爹20块钱,让他先挂号看病。这钱是从一个叫“爱心零钱箱”的地方取出来的。事后,严爹爹托家人务必要把钱还给医院,还谢了感谢信。
其实,设置这个爱心零钱箱,是医院工作人员经过长期观察的结果。确实是有不少病人,没有零钱买病例或者挂号,让本来已经很着急的患者和家属还要到处借钱,是在于心不忍,于是工作人员先自发的拿出了写零钱,设了这个零钱箱,为的是应急。一年下来,不仅有同事,还有很多家属也把零钱塞进了爱心箱,良性循坏已经形成,造福了不少人。
楚天君表示,看病挂号买病例一般都是交零钱,没法儿用医保卡刷钱,因此就医前,大家最好还是准备一点零钱,以备不时之需。像儿童医院这样的零钱箱,也不是各个医院都有的。当然,期待着各大医院简化流程,毕竟无现金支付都这么发达了对不对。
编辑:陈驰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