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处在盘龙湖半岛,东南西三面环水,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也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到距今约3200年,属商代早期和中期。
盘龙城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盘龙城是位于黄陂区,跟武汉东西湖区接壤相邻。而黄陂区是武汉的一个城区,以前是黄陂县,后来并入武汉市成为一个远郊城区。准确点说位置,盘龙城位于黄陂区,靠近天河机场,地铁2号线的延长线现在可以直通到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楚天君有必要先让大家知道一个喜讯↓
12月2日,国家文物局在浙江慈溪组织召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正式宣布: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或许你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称谓还不太懂,可能你还不太明白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意义。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你看了下面的介绍之后,一定会热血沸腾!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2010年、2013年国家文物局先后开展了两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评定工作,共24家遗址公园挂牌成功。比如说,著名的圆明园、秦始皇陵、三星堆都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接着,再来了解一下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盘龙湖畔,它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
位于府河之畔的盘龙城与古城遗址地缘相接的是“长江新城”规划区。
距今3800年的盘龙城文化,被专家学者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
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为研究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988年,盘龙城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获批挂牌,
标志着武汉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诞生。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建设
●实现了古代武汉城市文明与未来武汉城市文明的对话;
●传承彰显了长江文明的历史文脉;
●更能在“长江新城”建设中充分发挥武汉的人文优势,集中展示长江文明和城市文明,切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公园具体情况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面积4.22平方公里,依规划分三期实施。
▲公园全景鸟瞰图
▲公园总平面图
▲展示场馆设施
▲展示场馆设施
公园建设遵循寻访古迹、亲近自然的理念,为公众提供文化休闲场所。
目前,公园核心区对社会团队观众预约参观,观众可以在遗址、丛林、湖塘之间访古探幽,体验湖光山色的自然美;
碎石路、木栈道、仿木桥梁、汀步石将宫城城墙、宫殿区、北城壕、李家嘴贵族墓葬区、考古工作站、考古发掘现场、观众互动体验区串联一体,缓步其间,你可以近距离地观看考古遗址,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对遗址进行更加形象、生动、多样化的体验;
在考古发掘现场,你可以领略考古学家所揭示的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迄今为止,盘龙城遗址已发现多处宫殿、大型建筑、手工作坊基址及墓葬,出土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金器等各类文物近3000件。不仅有我国商代前期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圆鼎,还有钺、戈、矛、刀、箭镞等兵器。
▲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的大玉戈,出自商代前期,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长的玉戈,堪称“玉戈之王”。
▲杨家湾11号墓出土的青铜大圆鼎,高85厘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商代前期青铜圆鼎。
▲李家嘴2号墓出土的青铜钺,通高41.4厘米、刃宽26.7厘米,是目前所见商代前期最大的一件青铜钺。
▲杨家湾17号墓出土的商代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商代早期最完整成型金器,通过检测得知,此金器含金量达到89%,这在3500年前十分罕见,暗示这个墓葬主人可能是盘龙城最高等级贵族或首领。
▲李家嘴1号墓出土的提梁卣铸造精细、纹饰精美,是我国已知最早使用分铸法铸成的青铜礼器。
所以,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
编辑:肖苔
在滠口一带流传有一段神话:盘龙、神龙、伏羲轮流掌管“镇天之宝”——一根龙头拐杖,以每年正月初一为换班之时。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