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长江边有名的“火炉”城市,一到夏季就酷热难当。很长的年月里,武汉的夏夜都有家家户户街头栖息消暑的情景。盛夏时节,一到傍晚,大街小巷的人们就开始在自家门前泼洒凉水,给地面降温。
待地面的水汽蒸发后,便纷纷搬出自家的竹床、竹躺椅等卧具,沿街一字儿摆开。
吃过晚饭后,男女老幼会换上最凉爽的汗衫短裤,手执蒲扇,躺在竹床竹椅上,聊天休憩,度过一个个酷热的夏夜。今天,人们普遍住上了高层楼房,用上了电扇、空调,再没有了竹床满街的景象。
武汉称为火炉是因为武汉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汗出如浆,闷热难耐。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规模的燃烧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车的降价、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购车代步;加上空调的普及,这些都在向大气排放大量热气。
城市里的人口、高楼、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温度在逐步升高,越来越多的“火炉”城市涌现出来,这也是人类无节制活动加剧地球环境急剧变化升温的现实例证。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