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谷属于洪山区。
洪山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长江之畔, 东湖之滨,东抵鄂州市,南与江夏区接壤,西与武昌、青山两区相邻,北与黄陂区、新洲区隔江相望,是武汉的东大门。
洪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渔牧业的养殖。
洪山区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0~205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06~110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平均为240~20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50~1190毫米,并与光热同季,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需水的4-8月,光、热、水资源丰富,并且具有组合优势,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答:
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湖北省属华中地区,所以武汉市属我国的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简称华中,是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华中国土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9%。,华中地区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地区,涵盖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地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之间,众多国家交通干线通达全国,具有全国东西、南北四境的战略要冲和水陆交通枢纽的优势,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望北的作用。
自明代中期至清末,汉口归汉阳府所属 汉阳
嘉靖
年间(1522年~1566年),汉阳县设巡检司管理汉口镇。康熙
年间(1662年~1722年),汉口巡检司治所由汉阳的崇信坊迁到汉水对面汉口侧。雍正
五年(1727年),巡检司分为仁义、礼智两分司,管理汉口居仁、由义和循礼、大智四坊。光绪
二十五年(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
实行“阳夏分治”,在汉口置夏口厅
,治所二盛巷。夏口厅
改为夏口县
。民国15年(1926年),国民政府设汉口市;次年,在境内天元善堂(旧址在今民主街)建汉口市政府大楼。北伐军
攻克武汉
三镇之后,于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
将武昌
、汉阳
、汉口三镇作为“京兆
区”,统称武汉市
,并正式从广州
迁都武汉。宁汉合流
之后,恢复汉口特别市。夏口县
。同年,汉口改为湖北省辖市。武汉会战
后武汉三镇被日军侵占。抗日战争
胜利后,于1947年改为汉口院辖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占领武汉
,汉口市被与武昌市
、汉阳县
城区合并为武汉市。汉口并不是一个区。我们常说的武汉三镇的武昌、汉阳、汉口指的不是某一行政区划,而是包含众多行政区划的区域。武昌包括青山、武昌、洪山三个区;汉口包括江汉、江岸、硚口三个区;汉阳就是今天的汉阳区。
汉口原来最开始的时候叫做江夏。由于在两江的交汇之处,交通非常便利,本省的人都在这里做生意,这里就发展成了一个大集市。
由于汉口是在汉水和长江交汇之处,陕西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多陕西人来次做生意,他们占了外地人的绝大部分。在他们中间流传着:
“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钱备小舟,顺着汉水往下走,生意兴隆算汉口。”
汉口因此而得名,汉口就是汉水的出水口。
后来由于汉水改道在嘉庆年间汉口变成了四大名镇之一。鸦片战争以后,汉口开始通商。因为租界面积大、通商条件好,汉口成为内地最有影响力的租借。
八九十年代,是汉口最鼎盛的时期。那个时候的汉口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可以和当时的直辖市比肩。这也是复兴大武汉的由来。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