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阀为了迎合学科评估指标而提出的其他学阀敢做而不敢说的思路。近期作用类似于国足引进归化球员,长期作用有望使人员架构靠拢黑手党,从而有效形成青椒争相投效各级学阀的大好局面。
改革,尤其是对一个行业或领域的改革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采用过激的拔苗助长的方式。老师是什么?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者传道授业解疑释惑,首重师德。那么用什么来考核教师的“德”呢?靠科研水平?靠帽子,知名度?还是靠非升即走?都不是,或者说肯定是不全面的。而且要提升一所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仅靠压榨老师,也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中国高校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说,过度行政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部分高校老师成了弱势群体,行政人员却成了大爷,很多行政工作都强行摊牌到学院、老师身上,占用了一线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更有甚者,教师行政官僚化风气愈演愈烈,教师一旦挂上了行政职务,就有了话语权,有了各种帽子,有了大量的资源……这样一来造成教师内部人心浮躁都争着当官,还有几个能沉下心来教书、搞科研呢?高校教师即便是改革也要稳步推进,为了往前冲,拼命冲刺,竭泽而渔的现象要不得,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一五计划苏联援助武汉的项目:
1.武汉钢铁公司(前身为武汉钢铁厂 武汉 1958年)
2.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 1958年)
3.武汉锅炉厂(武汉 1954年)
4.武汉肉联厂(武汉 1958年)
5.青山热电站(武汉 1957年)
6.武汉长江大桥(武汉 1957年)
7.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前身为“中南电业工程公司郑州装机队” 武汉 1952年)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