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武汉估计多久能到低风险区,首先必须清楚低风险区标准,也就是高中低风险区怎么划分,根据国家卫健委以县域单位进行分区,无确诊或连续14天无确诊病例为低风险区,执行“严防输入"。连续14天内有确诊病例,但不超50例或14天内确诊病例超50例,但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为中风险区,执行“内防护散,外防输入"。连续14天内确诊漏例超50例且发生聚集性疫情为高风险区,执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理"。武汉市是湖北省内唯一高风险区,虽然这两天确诊降到1例,但都来自门诊,说明小区防控还有遗漏,不容忽视,根据李兰娟院士在谈到武汉何时解封时说的,3日20左右可以确诊增加病例清零,再连续14天无增加。也就是要满足这一条件武汉才可以划为低风险区,逐步解封进行复工复产,那离我们恢复正常生活不远了。谢谢!
个人认为,武汉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是一个许进不许出的状态。现在的情况得把湖北省跟全国分开来看,将湖北省的数据从全国的数据分离出来,分开来分析。疫情远未过去,拐点并未到来。现在的总体战略是其他省份严防死守,将疫情控制住,有序恢复生产,调集人力物力支援湖北。无论是流f行动学研究,还是外省死亡率倒推计算,得到的保守估算感染人数都2万以上。武汉市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如此大量的传染病人收治工作。 传染病人的特点是,收治条件要求高,疑似病人为避免交叉感染,需单人单间,家属无法陪床照顾,护工找不到,医护人员的需求量远超一般疾病。大家平时如果有住过院就有感受,正常情况下,护士打针,换药,拔针,都跑来跑去跑不过来,现在病人上个卫生间可能都得护士帮忙。可以想见,相比病床,医用物资,更缺的是医生,护士。没医生,没护士,你有床位,也收不了病人。前期的策略是轻症居家隔离。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好。一般民众缺乏必要的防疫知识,手段。居家实际上造成了大量的家庭成员间传播。 但你反过来想,又能怎么样呢?没有条件收治,那么圈定在家里,将传染范围控制在方便查找的家庭单位。是当时条件下的最优解。 早建方舱不好吗?武汉方舱的修建速度取决于,外省疫情的防控情况,只有外省的防住了,才可能抽调更多的医护人员支援,才有条件建立更多的方舱医院。疫情防控,我个人理解三个阶段。一,确诊病人,应收尽收。二,疑似病人,完全隔离。三,亲密接触者有效排查,高效隔离观察。 做到这三条,才能结合病例数的下降说,拐点到来。现在的情况下,外省基本能做到这三点,武汉现在第一阶段进入尾声但还未完全完成。而疑似病人的隔离任务更大,单人单间,所需的资源更是海量。现在唯有希望外省尽快守住,稳住。要不然谁也不敢冒然抽调医护力量。只有外省守住,稳住之后,大量的支援力量到达湖北,帮助湖北早日进入第二,第三阶段。疫情才可以说,可能会迎来拐点。
自2019年11月左右,武汉市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起,出现了不明的新冠肺笑病毒并迅速流行。
到了2020年8月,武汉市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取得了抗疫胜利,但仍是新冠病毒高风险地区。
武汉市低风险区可以开门营业了。
武汉市在3月10号就已经发出通告,全市内所有区域都已经降为低风险区域。
同时武汉市疫情防控部门回应,低风险区所有店铺在正常开门营业的同时,要注意做好防控措施。
坚持每日进行有效的消毒清洁工作,这样才能做到持久防控效果。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