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乡居民医保是从2007年9月1日开始的。居民医保实行个人缴费和各级政府补助相结合为主的筹资方式。地方政府补助由市、区各承担50%,其中,各类困难人员个人缴费补助由各区承担。 居民医保个人缴纳的费用实行地税征收。普通居民(大学生以外的其他居民,下同)实行跨年度提前缴费方式,大学生实行按学年度当期缴费方式。
居民每年缴费1次,正常缴费期限为每年的9月1日至12月31日(新生儿正常参保登记或者参保缴费期限为出生90日及以内)。
武汉城乡居民医保是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也同步实行了医保制度。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
安排和大家分享下。
据考证,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武汉一带活动。
3500年前,现在武汉北郊的“盘龙城遗址”,可以作为最早的建城记录,是商朝方国宫城,为后期的发展打下基础。暂且称为“盘龙城”吧,名字很霸气,哈哈。

盘龙城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隶属楚国管辖,没有置城。
西汉:西汉属江夏郡,置沙羡县。在今武汉市武昌县西金口镇。
东汉末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今汉阳地区),
三国吴(223年)建夏口城(今武昌蛇山),修筑瞭望塔在城内的黄鹄矶上,取名黄鹤楼

三国吴(256年)被废。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属武昌郡。移治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
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又废,被并入沙阳县。
隋朝时置江夏县和汉阳县。
唐朝时把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武汉从此开始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
元朝时(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会。这是武汉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之前均为县、州。
明朝时汉水改道,形成新兴的汉口镇,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清末时,汉口建制为夏口厅(地位同县)。
1912年,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留汉阳县,三镇鼎立。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改夏口县城区设汉口市,改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

武汉三镇地图
1927年,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同年4月武汉市政府成立。
1949年5月武汉解放,5月24日合原汉口市、武昌市和汉阳县城区为武汉市。
1953年武汉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改为湖北省辖。
至今为湖北省会,为中国中部第一城。


武大樱花
最后应题主所问,是在1949年5月24日正式合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三镇更名为武汉。
欢迎指正
在清末民初,当时的报纸、电报都有对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的简称武汉。
1927年国民政府下令将湖北省省城武昌市、特别市(直辖市)汉口市、汉阳县县城合并成京兆区,由国民政府直辖,并迁都于此。取三个城市的第一个字命名,是为这一地区的正式官方名称武汉。
1949年5月24日,武汉确定由中央直辖,1954年6月24日武汉改为湖北省省会。

武昌市 武昌市是1926年在武昌城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的。武昌城从隋唐开始就一直是大区域的中心,是湖广总督、湖北巡抚、武昌府的驻地,同时也是江夏县县城。

汉口市 明成化年汉水改道,把汉阳县一分为二,北部由于在汉水长江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商贾涌集,慢慢形成城镇,清道光年设夏口厅,汉水古称夏水,是为夏口(后来夏水改称汉水,此地又叫汉口)的由来。清光绪年改夏口厅为夏口县,1926年,改夏口县为汉口特别市(直辖市)。

汉阳县 汉阳城自隋唐以来就是沔州的驻地,后来的汉阳府的驻地,汉阳县的县城。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

1、社保,从1986年就开始实行了,当时是只对国企单位职工,试行合同制,凡是1986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都是合同制,并且缴纳养老保险。
2、从1993年开始,国家陆续对国企的全民固定工,试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随之在各地推广。1997年开始试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