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汉头条内容详情

新洲一中好吗?

2025-06-24 7 51kk

新洲一中好吗?

新洲一中好吗?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属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是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1994年,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园占地250亩,校舍面积5万平方米。教育技术装备优良,生活设施设备完善。学校现在50个高中教学班,7名特级教师,86名高级教师。新洲一中2014届高考最高分690分。600分以上191人,全市第三;660分以上11人,全市第二;重点线首次突破800人大关,雄踞全市同类学校第一。

新洲一中为什么这么厉害?

新洲一中之所以被认为是一所优秀的学校,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师资力量:新洲一中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质量:学校注重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教育理念: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科技、文化等竞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氛围:学校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鼓励学生互助互爱、团结合作。

新洲一中,为什么这么牛?黄陂一中羡慕又为什么复制不了?

新洲是问津之乡,教风学风家风浓厚,自古就有耕读传家优良传统。新洲重视基础教育,家长坚持从小抓习惯,为孩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政府重视,社会奖励,家长参与,学生吃苦,教师勤教,教育局领导,学校执行,多位一体形成合力,缺一不可,单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洲一中管理严谨,老师敬业,学生勤奋,整体形成合力,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绝非一日之功!单方面强调老师或者学校做得不好只是一方面,不能当做替罪羊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学校、老师也觉得很尽力,也很冤屈很憋屈!教育是全方面的系统工程,学校、老师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社会教育环境也就那样,大染缸下个人和家庭很难冲破历史突围!

新洲一中一直都很牛,黄冈中学当然也是牛气冲天。

孝感高中牛不牛,不太清楚。

黄陂一中也不是不牛,只是欠了一点火候,温温吞吞,像一壶没有烧开的热水,你想等水泡茶,就是不开,急不急死个人?

我在中学教书的日子,有幸搞过监考的工作,市郊其他学校做教研,听公开课,多多少少有过接触。

暑假的时候,黄冈的孩子和新洲的孩子基本上趴在竹床上看书,做题,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

黄陂的孩子“打条跨”游水,遇到落水不起,婆婆妈妈哭天抢地,九月开学,教室里又会缺少几位上个学期非常调皮的孩子,很是痛心。

黄冈城乡的学习气氛不是浪得虚名,曾经在黄州区坐出租车,开车的师傅是浠水人,家里两个孩子,大的是姑娘,小的是儿子,他们夫妻搬家到了黄冈市城区。夫妇俩起早贪黑挣钱养家,女儿已经考进了黄冈中学,儿子正在读初中,学习成绩非常不错。他们活得太累,但是心里充满了希望。

邾城的新洲一种,仓埠的新洲二中,貌似“叶裸、裸日”(方言。没有实际含义),但是孩子们比较单纯,从小学到初中,再考高中,其实并没有搞出惊天动地的“黄麻起义”,全是平时默默学习的习惯。

黄陂区堂堂一中,当年在广场巷角落里的时候,曾经考出了不少优秀出色的考生,教育局或者教委办公楼正好在一中进门左侧,像个守护神。

或许是黄陂的程乡访不为本地人所知,或许是二程书院只闻其名不见其魂,或许是郭沫若同志题写的校名惹人注目,黄陂一中内强外干,总是考不过新洲一种。

关键是什么?

不是校舍,不是师资,不是生源,不是局长主任作报告,不是文科理科大比拼。

关键的问题是求知求学的社会风气。

除了一个黄陂一中,六中七中活见鬼,不就是为了消耗内卷扩大内需无中生有改制过来的吗?难道原来的黄陂师范黄陂财校就不能升格成职业技术学院吗?

所以问题在于黄陂一中有没有教育情怀,不单单将眼睛珠子盯着中考的高分考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还有坐在黄陂一中办公室里吃闲饭的寄生虫不在少数,有板眼的跑到了市二中市六中或者汉口铁中。将教书育人当作上班考勤,把活人掰死把死人气活,都是一样的内耗。

我们需要一种情怀,一种教育情怀。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