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食排行榜前十名的有热干面、三鲜豆皮、糊汤粉、面窝、豆丝、汤包、烧麦、煨汤、啤酒鸭、糯米鸡。
1、热干面热干面为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通常以油、盐、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卤水汁、生抽为辅助材料。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
2、三鲜豆皮老通城(LaoTongCity)的三鲜豆皮(Meatandricepancake)是武汉人“过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汉民间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黄,味香而醉,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
3、糊汤粉糊汤粉,著名武汉小吃,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
4、面窝武汉人过早,最喜欢吃的是面窝。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热气腾腾的大油锅,金黄的面窝在里面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19世纪末。
5、豆丝豆丝是武汉市黄陂区的三大传统小吃之一,也是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农家传统食品,主要分布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及江西。豆丝是用大米、绿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浆摊成饼此时为湿豆丝,一般吃饭是直接抹上酱料或自行包菜吃。
武汉市好吃的地方很多,比如自治街和台北路的豆皮、烧麦、每天从早上排队到中午;黄石路、吉庆街的牛肉面,合作路的热干面、煎饺、面窝、蛋酒等等;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鸭脖是武汉最有名的汉派小吃,因为起源于汉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鸭脖”。近几年兴起的周黑鸭也是武汉的又一名片,五芳斋的汤圆;喝藕汤曾经是老武汉人招待客人的最重大礼节,现如今已是遍布大街小巷的藕汤馆,一碗藕汤下肚,嘴巴黏黏糊糊,浓香之气久久弥漫;江汉路上各种汉派小吃比比皆是,万松园路上在星空点点的时候,那是人头攒动,排着长队的油焖大虾,清蒸大虾让人流连忘返。汤逊湖的鱼圆都是现做现卖,吃完鱼圆评价就是一个字:鲜;在其他的地方,也可以吃到鱼圆,但很少有这么新鲜好吃的鱼圆。其实,还有很多夜市摊点上的烧烤,如:凤爪、鱿鱼、麻雀、喜头鱼、泥鳅、生蚝;即使是馒头、生菜等等,也可以考出别样滋味。
要想吃到正宗的汉派美食,需要在汉口、武昌、汉阳、青山这些地方慢慢品尝,仅仅一个户部巷是代表不了大武汉的美食的。
武汉好吃的地方: 户部巷武汉早点“第一街”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 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 20 年经久不衰。户部巷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这里的早点够老,够味道。
薄冰羊肉粉
推荐: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薄冰羊肉粉,江明馄饨馆,李桃重油烧麦,四季美汤包,小张烤鱼,糯米包油 条,蔡林记热干面,贵哥卤肉卷等。
蔡林记热干面
吉庆街 当夜幕降临,吉庆街开始热闹起来。如今到吉庆街吃宵夜、看表演,也成了到武汉旅游一个不可错过的项目。改造后的新吉庆街没了老吉庆街的露天排挡,改而转为室内经营。而老吉庆街也依然还在,大排档也仍然很多人光顾。 推荐:新吉庆街:新兴大酒楼、巨浪食坊、郭美美、巴蜀巷子、又一掂等。老吉庆街:歪歪、元元、阿才、第一家、芳芳等大排档。
江汉路 江汉路上美食多,真是无庸置疑,传统的武汉特色,现代的时尚小吃,零食,这里应有尽有。经过多少代人慢慢经营继承下来的百年老字号们几乎都集中在江汉路一带以及周边 不远的地区。 推荐:蔡林记、四季美、海员炸酱面,陈记炸酱面,严记烧卖、老福庆和、老通城、婆婆家卤味、老汉口、泡沫剧等。
婆婆家卤味
硚口美食街 武汉硚口美食街位于硚口区中山大道顶端的桥口路上,连接月湖桥,贯通沿河大道、中山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美食街全长 1500 米,其地处闹市中心。 推荐: 小蓝鲸、艳阳天、谢先生酒楼、快乐海鲜市场等店,以及皮条鳝鱼、橘瓣鱼圆、黄陂三合等特色菜。 首义文化园小吃街 首义文化园小吃街坐落在武汉市武昌彭刘杨路东端,紧邻首义广场,全长 135 米,店面 60 家,共经营 300 多个小吃品种。园内集中湖北特色小吃和全国较有影响的小吃,沔阳三蒸、云梦鱼面、武汉马、记热干面、欢喜坨等都能品尝到。 推荐:蔡林记、四季美、五芳街、谈炎记、老谦记等老字号以及汽水粑粑、孝感米酒、炸鸭腿等美食。
云梦鱼面
汽水粑粑
评论列表 (0条)